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青青草原亚洲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yè)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yè)。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歐洲光伏“配額”英利稱雄 獨享10%

   2013-09-23 燕趙都市報11700
核心提示:自從7月下旬歐盟價格協議達成后,我國光伏企業(yè)在這一傳統市場保住六成份額總共7吉瓦的年出貨量。據了解,目前這7吉瓦配額已經分配到

 
自從7月下旬歐盟價格協議達成后,我國光伏企業(yè)在這一傳統市場保住六成份額—總共7吉瓦的年出貨量。據了解,目前這7吉瓦配額已經分配到我國的94家光伏企業(yè)。但是,至此,我國光伏界就能對歐盟市場松一口氣了嗎?事實并非如此。業(yè)內人士認為,“限量限價”的歐盟政策將促進我國企業(yè)在當地市場調整運作模式,并將“升級版”競爭進行到底。

優(yōu)勢冀企繼續(xù)“攻勢”

“不管怎樣,歐盟市場的量還在那里。”我省信息產業(yè)與信息化協會一位負責人這樣說。

公開數據顯示,歐盟一直是中國光伏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金額約為204億美元。2012年,雖然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金額出現劇降,但出口額仍然超過100億美元,歐盟仍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中國企業(yè)向歐盟出口占比達46.1%。

今年,雖然受歐盟“雙反”可能落地的影響,我國光伏向歐盟出口量進一步下降,但是由于今年7月下旬中歐光伏價格承諾的達成,我國每年可以0.56歐元/瓦的價格向歐盟出口7吉瓦光伏產品,據業(yè)內人士估算,這應能保住我國光伏界在歐盟近6成的市場份額。

因此,歐盟對我國光伏企業(yè)來講,仍然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具體到我省,歐盟也一直是我省光伏出口的最大市場。在今年歐盟“雙反”可能落地的嚴峻形勢下,1-8月,我省光伏產品對歐盟出口仍達3億美元,雖然比去年同期下降61.5%,但占同期全省光伏產品出口總值的41%。美國則為第二大出口市場,1-8月,我省對美國出口光伏產品2.1億美元,占同期全省光伏產品出口總值的29%。

英利集團銷售總監(jiān)趙澤林表示,對于該公司來說,歐盟也是出口占比最大的市場。去年,歐盟市場出口占比62%,約為1.45吉瓦。今年,預計歐盟出口占比會下降至40%,但仍比美國和亞非拉美等新興市場分別高出一倍左右。歐盟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歐盟市場7吉瓦的配額如何在參與“雙反”調查的93家中國企業(yè)之間分配,這一問題廣受關注。趙澤林透露了目前的最新進展:配額如何分配已經確定,英利集團的配額已經下發(fā)至公司,“能拿到10%,也就是0.7吉瓦。”他坦言,這個配額量已經是參與分配配額的90多家中國企業(yè)中最大的一份。

這“最大的一份”,對于英利來說,也僅僅是去年該公司向歐盟出貨量(1.45吉瓦)的一半。在價格承諾的限價限量的約束下,歐盟市場的地位是否正在削弱呢?

趙澤林并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表示,不但公司對歐盟的重視依舊,而且并未在價格承諾的限制下采取保守的“守勢”,而仍然是一種“攻勢”,只是方法與以前不同。

龍頭的“升級版”競爭

“歐盟是傳統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客戶是很有經驗的,購買力也比較強悍,同時行業(yè)發(fā)展這么多年,銷售渠道也比較成熟,同時絕對量上大于美國和新興市場。”趙澤林歷數歐盟市場的種種吸引人之處此外,他表示,由于0.56歐元/瓦的規(guī)定價格比去年的價格高出不少,單瓦利潤能提升約25%,因此企業(yè)的實際損失并沒有那么大。

基于這種情況,他表示,中國企業(yè)在歐盟市場的競爭仍然會繼續(xù)下去,而不是停止。

對于這一點,我省另一光伏龍頭晶澳的相關負責人也持相同觀點。“后"雙反"時代,中國光伏企業(yè)、尤其是大型企業(yè),在歐美傳統市場上的競爭不會停止,但是會調整運作模式??梢哉f,在歐美市場的競爭將從價格方面的初級競爭,上升到以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成熟競爭。”

據了解,目前我國大型光伏企業(yè)紛紛結束上半年的觀望,針對各自的歐盟配額量上調歐盟出貨計劃。“這次重返歐盟市場,企業(yè)的經營策略會有很大的變化。以前是自由定價,現在是規(guī)定了中國企業(yè)只能按0.56美元/瓦的單價去銷售,都是一樣的,所以企業(yè)得另辟蹊徑。”河北省信息產業(yè)與信息化協會的一位人士說。

趙澤林則表示,鑒于歐洲客戶選擇產品更看重品牌和產品效率及穩(wěn)定性等因素,所以該集團的歐洲新策略是第一強化品牌,第二技術層面優(yōu)勢,第三是提升服務,第四才是定價因素。

我省業(yè)內人士介紹,實際上,光伏巨頭們的競爭并不僅限于表面上市場占有率的爭奪。由于各個企業(yè)的向歐盟的出貨量是收到各自配額限制的,因此不會像“雙反”前那樣為了市場占有率而激烈競爭?,F在各企業(yè)都在暗中發(fā)力,將競爭集中在品牌美譽度方面,以期在歐盟站穩(wěn)腳跟,再放眼長遠。“從這個角度看,歐盟"價格承諾"時期,中國企業(yè)的競爭是深層次的。”

小企業(yè)“累覺不愛”

但是,對于中小企業(yè)而言,歐盟市場就顯得更為遙遠了。“現在不是有個詞叫"累覺不愛"嗎,太累了就不會愛了。我看以后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yè)在歐洲市場也會是這樣。”我省一家小型光伏企業(yè)負責人說。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有出口實際業(yè)績的光伏電池企業(yè)為537家。而目前擁有歐盟出口配額的中國光伏企業(yè)只有94家—沒有參與調查的中小企業(yè)沒有配額,即使有也是杯水車薪,很難維持生存—也就是說,我國大部分中小光伏企業(yè)若想出口歐洲,就必須繳納高額的懲罰性關稅。這足以使他們從此告別歐洲市場。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目前歐洲市場已經出現了中小企業(yè)競爭力下降、退出歐洲市場的苗頭。“現在的形勢,別說是沒配額的企業(yè),就是擁有配額的那94家企業(yè)中的一些,也有可能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原因在于,如果出口配額過少,就會喪失市場影響力,時間長了,自然會被歐洲市場所淘汰。“行業(yè)洗牌的過程已經開始,歐洲市場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以后,光伏的產業(yè)集中度勢必會大幅度提高,小企業(yè)的生存難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省信息產業(yè)與信息化協會人士說。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yè)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