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Oxford NanoSystems (以下稱:ONS)研發(fā)由金屬合金制成的nanoFlux涂層用于電極,取代了堿性電解槽中通常使用的鎳基涂層。這種合成涂層可促進形成遠離電極的小氣泡,而不是生成粘住并阻礙系統(tǒng)中電子運動的更少、更大的氣泡。這意味著生產商可在不過熱的情況下通過電解槽提供更高水平的電流。這種合成涂層提升了制氫速度,在給定的時間內,和使用鎳基涂層的相同額定當量相比,電解槽可產生更多的氫。
ONS首席執(zhí)行官Ian Russel表示,該技術的制氫效率比最初宣傳的50%有所提高。他表示和典型的鎳型電極涂層相比,ONS的涂層幾乎可以使堿性電解槽電堆制氫速度提升一倍,且不需要任何其他變化。電解槽電堆的所有其他部分則保持不變。該金屬涂層成本低于鎳型涂層,這意味著以每kW美元計算的話,電池組的資本支出成本降低了近50%。
但它不會影響能量循環(huán)效率,以輸送到系統(tǒng)的每千瓦時電力的能量損失來衡量。對于堿性電解槽來說,這通常保持在80%左右,每1MWh的電力輸入,將產生相當于約800kWh的氫氣。ONS 還發(fā)現(xiàn),其金屬合金涂層的安裝成本比鎳基同類產品低約 60%,它指出該涂層僅占整個電堆成本的百分之幾。
目前全球鎳金屬資源短缺。鎳是一種可廣泛用于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金屬,隨著電動汽車和電解槽制造能力的增加,這可能會導致未來零部件出現(xiàn)短缺。
Russell 沒有透露有關 nanoFlux 成分的任何細節(jié),但強調公司的技術不使用同樣供不應求的稀有鉑族金屬 (PGM)。
Russell表示,兩家主要的堿性電解槽生產目前正在測試該技術的穩(wěn)健性和穩(wěn)定性,但他拒絕透露相關公司的信息。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全球研究學者 Anne-Sophie Corbeau 則警告不要過分強調生產率對電解槽總體成本的影響,她指出,電解槽工廠的其余部分(電堆本身之外的電解槽系統(tǒng)部分)占 1MW 機組成本的 50-55%。
Corbeau 撰寫過有關電解槽生產成本的文章,她也對電解槽生產率提升背后的假設提出了質疑。
她表示,堿性電解槽成本范圍相當大,我們必須就參考點達成一致并就該點應用于降低成本的參考。她表示真正成功的參考標準是氫的平準化成本LCOH,和鎳基涂層相比,ONS公司的金屬涂層有可能會增加制氫的連鎖成本,如金屬涂層使用壽命較短,這會縮短電堆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