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戶籍人口1700多人的普通村莊,一年的碳排放量有千余噸,通過減碳措施,能否將其變?yōu)椤傲闾即濉??在大悟縣新城鎮(zhèn)紅畈村,就正在建設(shè)湖北首個“零碳村”。
“零碳村”并不是一點碳排放都沒有,而是通過電能替代、使用新能源等措施,讓村莊的減碳量可以抵消碳排放量。如果減碳量多于碳排放量,甚至可以做到“負碳”。
“零碳”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要搭建“硬件”,即發(fā)電裝置。
7月11日,記者走進紅畈村,遠遠就看到村舍屋頂?shù)?a href="http://www.yifanfurniture.com/news/search.php?kw=光伏" target="_blank">光伏板和矗立在村中的三根白色柱狀物。
自2015年國網(wǎng)湖北電力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6年時間里,他們結(jié)合紅畈村四面環(huán)山、植物覆蓋密度大的特點,利用山場林地做“減碳”文章。
力駐村工作隊隊員范典介紹,他們?yōu)榇謇锝ㄆ鹆搜b機容量281千瓦的光伏電站,并為易地扶貧搬遷點41戶人家的屋頂上,裝上了總?cè)萘?1千瓦的光伏板。在村文化廣場旁,還有三臺總裝機15千瓦的垂直軸風(fēng)力發(fā)電機,只需微風(fēng)即可轉(zhuǎn)動發(fā)電。
最“厲害”的,是村委會門口的一座“風(fēng)、光、儲、充一體化”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充電站的頂棚是一塊24.84千瓦的光伏板,它發(fā)出的電供應(yīng)3臺60千瓦直流充電樁和3臺7千瓦交流充電樁。平時,它可給村民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無車充電時,電能就存放在儲能裝置中,可儲存200千瓦時電力。
光伏板、光伏電站、風(fēng)力發(fā)電機、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這些“發(fā)電大佬”們集結(jié)起來,為紅畈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能源電力,極大便利了村民們的生產(chǎn)生活。
“以前燒柴做飯,一擔70斤的柴,要走十幾公里才能砍回家?!?6歲村民顏永普說,有了新能源電力,家里進行了電氣化改造,如今用電飯煲、電磁爐做飯方便快捷,客廳里空調(diào)、電扇一樣不落,炎熱的夏天也能安然度過了。
“曬著太陽就把錢掙了!”余電上網(wǎng),村集體從中還能獲得收益。
在村口的金嶺示范區(qū)中心小學(xué),校舍屋頂也裝了光伏板,學(xué)校廚房的器具也全部電氣化?!安粌H方便,而且省錢?!毙W(xué)校長李陽介紹,過去食堂用煤做飯,改用電后一年能節(jié)省14000元的支出。
用上了這些新能源發(fā)電“神器”,減碳效果如何呢?
看排放,2021年,紅畈村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1080.93噸。
看減碳,去年全村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共計474.47噸。其中光伏發(fā)電項目二氧化碳減排164.14噸,占比34.59%;林地吸收二氧化碳量310.33噸,占比65.41%。
兩相抵消,全村去年實際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06.46噸。但要達成“零碳”,還至少需要擴建968千瓦的“減碳”裝置。
“今年內(nèi),裝機容量1兆瓦的荒坡光伏和屋頂光伏項目就將投用?!狈兜湔f,不光要實現(xiàn)“零碳”,還要力爭實現(xiàn)“負碳”。工作隊后期將根據(jù)實際需要擴建新能源發(fā)電項目、建設(shè)沼氣回收利用裝置以減少蓄禽糞便引起的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并深度開發(fā)林業(yè)碳匯等,最大程度“吸收”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