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到河南,由東臺至安陽,吹過來自黃海的海風(fēng),行至太行山東麓,為愛奔行700多公里,我們用取自太陽的光和熱,敘寫一個個與愛有關(guān)的故事,讓光伏發(fā)的每一度電都能溫暖一個亟需幫助的家庭。
江蘇 東臺
紅磚搭砌,門窗簡陋,這樣一座小小的平房坐落在鹽城東臺安豐鎮(zhèn)洋洼村,我們帶著慰問品來到丁富康家里的時候,他正在收拾和兒子兩人的午飯,家里的環(huán)境看起來有些臟亂。丁富康說:“我有高血壓、心臟病、腦梗……不好做重活,我兒子有精神疾病,平時就靠我下田打藥水賺點(diǎn)收入,上頭還有老人要養(yǎng)?!?/p>
談到前些日子家里來人給安裝了一座光伏電站,丁富康舉起大拇指笑道:“固德威公益電站好啊,一分錢都沒讓我們出,每年還能給我們賺3000元,是給我們窮苦老百姓實(shí)實(shí)在在的幫助!”
落日余暉灑在光潔嶄新的光伏板上,反射出動人的光芒,太陽從不吝嗇它的光和熱,生活也總會慢慢好起來。
河南 安陽
一路向西,沿著盤桓的山路,我們來到位于安陽林州雷街村的鄭倉生老人家,鄭倉生和妻子相依為命,妻子已經(jīng)臥病在床20多年,鄭爺爺自己也有腦梗等慢性疾病,平時全靠低保生活。
現(xiàn)實(shí),讓一些人別無選擇,讓看似簡單的事情,變得艱難。鄭爺爺身形削瘦,佝僂著腰背,一個人艱難支撐著這個家,讓人不免心酸。安裝在他家中的5kW固德威公益電站運(yùn)行后,每年可以為他創(chuàng)造2500元左右的收入。
50多年前,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著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在林州建成,“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tuán)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xiàn)”的紅旗渠精神發(fā)源于此,深刻影響著幾代人。也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靠譜固德威人精神,也恰好與此不謀而合。
固德威公益電站如同星星之火,在幫扶的征程上形成燎原之勢,將愛意傳遞到每個角落。在這里,還要特別感謝合作伙伴南通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愛麗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每一個在公益之路上傾力相助的伙伴。為愛奔赴千山萬水,其間距離可以丈量,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無法用數(shù)據(jù)計算。一度電為愛能走多遠(yuǎn)?答案是——我們期望沒有終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