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分院、河南省高壓電器研究所等三家權威檢測機構的共同見證下,平高集團研制的±200kV直流GIS開關設備通過了型式試驗和為期三個月的帶電考核,驗證了其長期運行工況下的可靠性,標志著國內首臺(套)可用于海上風電的直流GIS開關設備已完全具備工程應用條件。
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提出后,作為能源系統(tǒng)去碳化和實現零排放的關鍵方式,海上風電的地位日趨重要。今年2月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連續(xù)第三年成為海上風電最大市場;“十四五”期間,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超過32GW。
隨著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和“平價時代”的到來,直流輸電是實現海上風電降本的重要途徑。目前,海上換流平臺體積大、重量重、成本高,制約了直流輸電在海上風電中的應用。
平高集團致力于滿足海上風電發(fā)展及換流平臺輕型化需求,在國內率先開展直流GIS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研制。相比現有的敞開式直流開關設備,直流GIS占用空間可減少70%以上,使海上換流平臺體積減小約10%,大大節(jié)約了平臺的建設成本,助力海上風電平價時代更好地發(fā)展。
直流GIS具有結構緊湊、免維護、抗震性好等優(yōu)點,是海上和陸上用直流開關設備的發(fā)展方向,可用于極線、中性線及換流變閥側等多個位置,其主要包含隔離開關、接地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套管、電纜終端等元件,可根據工程拓撲靈活布置。
平高集團堅持引領能源轉型的使命責任不動搖,致力于電力行業(yè)前沿技術儲備。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支持下,平高集團聯合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戰(zhàn)略合作單位,積極開展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制和標準制定工作。
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與不懈攻關,平高集團已掌握直流絕緣材料配方及澆注工藝、表面電荷積聚抑制、金屬微粒捕捉與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并于2020年完成±200kV直流GIS研制,正在開展系列化±320kV、±550kV直流GIS開發(fā)工作,其中±320kV直流GIS預計于2021年底完成研制;同時,由平高集團牽頭的《高壓直流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規(guī)范》團體標準已成功立項。
平高集團將積極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緊盯“卡脖子”技術難題,為高壓電器行業(yè)技術進步和清潔能源建設提供技術、裝備和標準支持。

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提出后,作為能源系統(tǒng)去碳化和實現零排放的關鍵方式,海上風電的地位日趨重要。今年2月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連續(xù)第三年成為海上風電最大市場;“十四五”期間,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超過32GW。
隨著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和“平價時代”的到來,直流輸電是實現海上風電降本的重要途徑。目前,海上換流平臺體積大、重量重、成本高,制約了直流輸電在海上風電中的應用。
平高集團致力于滿足海上風電發(fā)展及換流平臺輕型化需求,在國內率先開展直流GIS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研制。相比現有的敞開式直流開關設備,直流GIS占用空間可減少70%以上,使海上換流平臺體積減小約10%,大大節(jié)約了平臺的建設成本,助力海上風電平價時代更好地發(fā)展。

直流GIS具有結構緊湊、免維護、抗震性好等優(yōu)點,是海上和陸上用直流開關設備的發(fā)展方向,可用于極線、中性線及換流變閥側等多個位置,其主要包含隔離開關、接地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套管、電纜終端等元件,可根據工程拓撲靈活布置。

平高集團堅持引領能源轉型的使命責任不動搖,致力于電力行業(yè)前沿技術儲備。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支持下,平高集團聯合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等科研戰(zhàn)略合作單位,積極開展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制和標準制定工作。
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與不懈攻關,平高集團已掌握直流絕緣材料配方及澆注工藝、表面電荷積聚抑制、金屬微粒捕捉與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并于2020年完成±200kV直流GIS研制,正在開展系列化±320kV、±550kV直流GIS開發(fā)工作,其中±320kV直流GIS預計于2021年底完成研制;同時,由平高集團牽頭的《高壓直流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規(guī)范》團體標準已成功立項。

平高集團將積極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緊盯“卡脖子”技術難題,為高壓電器行業(yè)技術進步和清潔能源建設提供技術、裝備和標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