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5月18日公司發(fā)布公告,擬公開發(fā)行總額不超過7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西咸樂葉年產15GW單晶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寧夏樂葉年產5GW單晶高效電池項目(一期3GW)并補充流動資金。
搶先布局N型電池,打造一體化更強競爭力。PERC電池的效率及成本天花板使其進入技術及盈利瓶頸期,國內企業(yè)PERC電池擴產節(jié)奏放緩。各家企業(yè)均布局新電池技術,但隆基率先進行N型電池量產,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實現銀川3GW電池產能釋放。2020年公司電池及組件產能為30GW、50GW,新電池技術不僅已有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也將增強組件產品競爭力并搶先一步獲得下游客戶認可,形成效率和銷售溢價,強化公司一體化的產品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厚積薄發(fā),新電池技術有望享有更長技術領先。公司電池技術儲備充足,基于商業(yè)化尺寸的N型單晶雙面TopCon電池轉換效率在全球首次突破25%,并且在HJT、IBC等下一代N型高效電池以及鈣鈦礦、疊層等新型電池等技術方面儲備了大量研發(fā)成果。此次新型N型電池技術團隊公司投入超200人,且經過約一年半的中試量產驗證,效率超24%,遠超現有PERC電池水平。公司通過前瞻性技術布局及設備供應鏈管理,有望將技術優(yōu)勢鎖定在公司手中,并且享有更長時間的技術領先。
新型電池擴產不斷加碼,獲取規(guī)模優(yōu)勢。公司不斷加注N型電池擴產項目,目前已公布項目為銀川3GW、曲靖一期10GW、西咸新區(qū)15GW、銀川5GW(一期3GW),合計N型硅片電池產能達33GW。隨著新電池技術達產,公司規(guī)模優(yōu)勢及先發(fā)優(yōu)勢將更為顯著。
盈利預測:公司一體化布局更加完善,已成為國內硅片及組件雙龍頭。此外,公司積極布局新電池技術,將始終保持在電池片端的技術領先。公司一體化競爭力有望全方位領先行業(yè)。長期積累的研發(fā)實力及行業(yè)經驗,證明公司在管理、創(chuàng)新、運營的優(yōu)秀。預計2021-2023年EPS分別為2.98/3.33/3.96元,對應PE分別為33x/30x/25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硅片及組件價格下降超預期、行業(yè)需求下滑
搶先布局N型電池,打造一體化更強競爭力。PERC電池的效率及成本天花板使其進入技術及盈利瓶頸期,國內企業(yè)PERC電池擴產節(jié)奏放緩。各家企業(yè)均布局新電池技術,但隆基率先進行N型電池量產,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實現銀川3GW電池產能釋放。2020年公司電池及組件產能為30GW、50GW,新電池技術不僅已有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也將增強組件產品競爭力并搶先一步獲得下游客戶認可,形成效率和銷售溢價,強化公司一體化的產品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厚積薄發(fā),新電池技術有望享有更長技術領先。公司電池技術儲備充足,基于商業(yè)化尺寸的N型單晶雙面TopCon電池轉換效率在全球首次突破25%,并且在HJT、IBC等下一代N型高效電池以及鈣鈦礦、疊層等新型電池等技術方面儲備了大量研發(fā)成果。此次新型N型電池技術團隊公司投入超200人,且經過約一年半的中試量產驗證,效率超24%,遠超現有PERC電池水平。公司通過前瞻性技術布局及設備供應鏈管理,有望將技術優(yōu)勢鎖定在公司手中,并且享有更長時間的技術領先。
新型電池擴產不斷加碼,獲取規(guī)模優(yōu)勢。公司不斷加注N型電池擴產項目,目前已公布項目為銀川3GW、曲靖一期10GW、西咸新區(qū)15GW、銀川5GW(一期3GW),合計N型硅片電池產能達33GW。隨著新電池技術達產,公司規(guī)模優(yōu)勢及先發(fā)優(yōu)勢將更為顯著。
盈利預測:公司一體化布局更加完善,已成為國內硅片及組件雙龍頭。此外,公司積極布局新電池技術,將始終保持在電池片端的技術領先。公司一體化競爭力有望全方位領先行業(yè)。長期積累的研發(fā)實力及行業(yè)經驗,證明公司在管理、創(chuàng)新、運營的優(yōu)秀。預計2021-2023年EPS分別為2.98/3.33/3.96元,對應PE分別為33x/30x/25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硅片及組件價格下降超預期、行業(yè)需求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