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青青草原亚洲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yè)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yè)。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一帶一路”背景下,能源國際合作中不能回避的問題和挑戰(zhàn)

   2020-02-14 中國能源報12830
核心提示:立足與周邊國家堅實的合作基礎 深化新時代天然氣合作中國幅員遼闊,周邊國家眾多,陸地直接接壤的國家共14個,還有7個隔海相望國
立足與周邊國家堅實的合作基礎 深化新時代天然氣合作

中國幅員遼闊,周邊國家眾多,陸地直接接壤的國家共14個,還有7個隔海相望國家,另外一些國家與中國盡管不接壤,但距離很近,且存在較為密切的天然氣合作關系,因此本文所指的周邊國家是從廣義上而言。

從整體上看,周邊國家是中國天然氣管道進口氣源和設施聯(lián)通的主要區(qū)域,可以說是中國最便利和最可靠的天然氣氣源地和通道必經之地。從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占全球76%;從天然氣出口潛力來看,沿線國家天然氣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60%以上,這些比例還將持續(xù)提升。俄羅斯、土庫曼斯坦、澳大利亞等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周邊國家均位于“一帶一路”沿線。

因此,我們要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利益共同體,實現(xiàn)“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高質量發(fā)展。

1、中國與周邊國家天然氣資源合作的現(xiàn)狀


周邊部分國家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尤以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和澳大利亞等國為典型,周邊也分布著“一帶一路”互聯(lián)互通基礎設施的主要國家。

一是與中亞、俄羅斯在天然氣上游領域的合作。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合作始于2006年,當年中土兩國簽署了天然氣管道項目和土庫曼斯坦向中國出售天然氣協(xié)議。2009年正式開始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向中國供氣,2017年土庫曼斯坦阿姆河項目的權益產量就已經達到140億立方米/年,約占當年中國進口天然氣量的四分之一,為國內天然氣穩(wěn)定供應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關鍵作用。中亞地區(qū)天然氣投資或合作仍有巨大潛力,以土庫曼斯坦為例,2018年該國天然氣探明儲量19.5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氣總儲量接近10%,僅次于伊朗、俄羅斯和卡塔爾,排名世界第4位。烏茲別克斯坦天然氣上產也有一定潛力。

作為地域上的鄰國和能源資源互補性的大國,中國與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既有利于兩國的國家利益,也有利于整個世界的能源平衡,中俄兩國在油氣全產業(yè)鏈已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但目前在天然氣上游領域的合作主要是亞馬爾項目。亞馬爾LNG(液化天然氣)項目是中國領導人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在俄羅斯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由俄羅斯諾瓦泰克股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中國絲路基金共同合作開發(fā),各自的股份分別是50.1%、20%、20%和9.9%。2017年12月,項目的第一條生產線投產,2018年7月向中國供應的首船LNG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江蘇如東LNG接收站、開辟了“冰上絲綢之路”新航道,2018年12月項目第三條生產線提前一年正式投產,項目由工程建設階段全面轉入生產運營和成本回收階段。俄羅斯天然氣資源豐富,兩國互補性強,未來合作空間巨大。

二是與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的合作。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天然氣合作以貿易方式為主,參與部分上游項目的股權投資。中國參與的東南亞上游項目有中國海洋石油參股印尼當固天然氣田12.5%的股份并從2009年開始的25年內,每年接受該項目26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澳大利亞于2019年超過卡塔爾成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中國與澳大利亞在天然氣上游領域的合作是以LNG貿易為基礎的權益投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均有投資,代表性項目包括中國石油布勞斯(Browse)FLNG項目10%權益、箭牌(Arrow)LNG項目50%權益、中國石化擁有25%權益的昆士蘭煤層氣APLNG項目、中國海油在澳大利亞擁有天然氣的權益儲量接近1億桶,持有東部QCLNG項目第一條生產線50%的權益。

2、通過周邊國家引進海外天然氣資源的四大進口通道

我國已形成利用海外天然氣資源的四大戰(zhàn)略通道,即西北(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中緬天然氣管道)、東北(中俄天然氣東線)和東部海上(LNG貿易),實現(xiàn)“東、南、西、北”四個氣源方向,全球天然氣格局的變化為中國通過四大通道利用國際天然氣資源創(chuàng)造了機遇,即由西向東進入中國的中亞氣、從北向南下行的俄羅斯氣、自東向西方向進入中國的北美氣、從南向北上行的中緬管道氣和澳大利亞、卡塔爾及北非等地液化天然氣。周邊國家作為中國的近鄰和外圍,除了資源豐富的國家可以直接投資或貿易外,還有一些在中國海外油氣資源利用中扮演著通道者的角色,這些通道既反映在地緣政治關系上,也體現(xiàn)在關鍵性油氣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上。

基于區(qū)位和功能定位的周邊國家天然氣合作策略

由于周邊國家數(shù)目眾多,在油氣資源稟賦、交通條件、油氣發(fā)展水平、政治經濟狀況、與中國關系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不同國家在中國天然氣海外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地位存在很大差異,其功能也有所不同。只有將周邊國家按照不同功能進行分類,針對不同功能國家采取不同的合作戰(zhàn)略,才能提高中國與周邊國家油氣合作的有效性,最大程度的保障中國油氣供應的安全。

1、區(qū)位分布

一是東北亞地區(qū)。中國同東北亞國家的合作主要體現(xiàn)在同俄羅斯的合作上,而競爭則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蒙古國也是中國潛在的過境合作對象之一。在天然氣領域,目前與俄羅斯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亞馬爾LNG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貿易等;同日本、韓國的競爭主要是針對氣源,尤其是俄羅斯天然氣資源的角逐和LNG定價權的競爭。

二是中亞地區(qū)。與中亞國家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包括投資、貿易和通道上,目前主要是與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合作,中亞D線建設過境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個國家。與俄、美在對中亞天然氣資源的競爭中,中國憑借地緣上的優(yōu)勢和“一帶一路”共建的推進,無論是在能源開發(fā)合作上,還是在管線建設上,已經形成了較大優(yōu)勢。但中亞畢竟是俄羅斯的傳統(tǒng)勢力范圍,加上環(huán)里海地區(qū)的潛在資源和這一地區(qū)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是大國必爭之地。

三是南亞地區(qū)。中國與南亞國家有合作,也有競爭,“一帶一路”提出的“六廊”中,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緬印經濟走廊均位于這一地區(qū),其中孟中緬印經濟走廊連接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三大次區(qū)域,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海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和空間布局中的“六廊”之一,孟加拉國是重要支點國家,斯里蘭卡擁有印度洋上的戰(zhàn)略性港口。巴基斯坦是南亞通向中亞、西亞的陸上交通要沖,也是中亞國家出海的捷徑,作為“一帶一路”共建的六大走廊之一的中巴經濟走廊取得顯著進展。中印之間有結構性矛盾,中、印在國際能源市場是競爭大于合作,但在第三國也有能源合作。雖然阿富汗天然氣資源具有一定潛力,也受到中國石油公司的投資或高度關注,但國內不穩(wěn)定的政局嚴重制約石油公司投資的積極性。

四是東南亞地區(qū)。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陸路支撐,也是深化中國-東盟合作和拓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的關鍵區(qū)域。東南亞在中國石油進口來源中的地位在下降,但仍然是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通道,而且是中國LNG貿易的增長點。承擔著中國LNG運輸相當比例的東南亞通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對中國天然氣安全仍然具有關鍵性作用。中國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澳洲的澳大利亞在LNG領域合作基礎穩(wěn)固。

2、基于功能定位,深化與周邊國家天然氣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五通”政策的積極推進為深化中國與周邊國家天然氣合作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環(huán)境。在與周邊國家開展天然氣的合作中,要以國家能源戰(zhàn)略新安全觀為指導,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政府為引導、企業(yè)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按照周邊國家在中國天然氣合作中的功能定位,有區(qū)別、有重點地提升合作水平,總結合作經驗,拓展合作領域,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健全合作機制,協(xié)同提升能源治理水平,保障中國天然氣進口通道安全和進口量平穩(wěn)。

一是提高中國在資源戰(zhàn)略型國家的綜合影響力,為爭取更多的天然氣資源供應創(chuàng)造條件。在與美國和俄羅斯的博弈中,爭取中亞國家能夠給予中國天然氣合作更多的重視,提高對中國的天然氣輸送能力和保障水平;重點關注俄羅斯北極LNG、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等常規(guī)巨型天然氣開發(fā)項目,爭取與俄羅斯在上游領域的深度合作和供應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發(fā)展趨勢全面評估的基礎上,依托印尼、澳大利亞等現(xiàn)有項目,為中緬天然氣管道尋找更多有競爭力的氣源,優(yōu)選天然氣上游項目,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fā)展和東部沿海的天然氣需求,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優(yōu)化LNG貿易氣源。

二是以天然氣資源安全保障為導向,建立與周邊資源競爭型國家的多邊能源合作聯(lián)盟,聯(lián)合在資源生產國投資,共同保障運輸通道安全,加強對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未來天然氣需求規(guī)模及其進口來源地競爭性的研究,共同推動亞洲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消除“亞洲溢價”現(xiàn)象,不斷提升中國天然氣貿易的穩(wěn)定性和經濟性。

三是按照“睦鄰、安鄰、富鄰”的原則,以維護通道類國家的共同利益為根本,加強政治、經濟、社會的全方位交往,促進通道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維護地區(qū)和平,構建維護天然氣運輸通道安全的新機制。積極開展天然氣資源通道的研究和籌劃,拓展天然氣運輸通道,在安全運行和建設已有規(guī)劃天然氣管道的基礎上,探索中巴經濟走廊、中蒙俄走廊等走廊運輸通道的可行性,提高天然氣運輸網絡的堅強性安全性和經濟性。

四是順應全球能源轉型和國際能源格局調整趨勢,充分發(fā)揮中國天然氣需求規(guī)模的市場優(yōu)勢,推動形成更加包容的區(qū)域性國際能源貿易體系。大力推進國內天然氣應急調峰能力建設和互聯(lián)互通工程建設,加快天然氣價格改革,積極發(fā)展天然氣市場化交易,借鑒上海國際化原油期貨合約的運行經驗,創(chuàng)新能更加客觀反映亞洲天然氣市場供需的LNG定價機制。

五是抓住“一帶一路”共建的戰(zhàn)略性機遇,發(fā)揮好上合組織能源俱樂部作為多邊合作平臺的作用,創(chuàng)新并完善泛亞能源合作機制。加強與中亞國家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民間交往,發(fā)揮中國作為世界和區(qū)域政治、經濟大國的影響力,強化上合組織的區(qū)域協(xié)調功能,為中國加強與中亞各國和俄羅斯的合作創(chuàng)造戰(zhàn)略平臺。亞洲有重要的能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油氣生產西移、消費東移的態(tài)勢明顯,要充分發(fā)掘現(xiàn)有能源合作機制的作用和潛力,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不斷擴大亞洲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影響力,共同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能源行業(yè)要繼續(xù)發(fā)揮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先發(fā)優(yōu)勢和引領示范作用,周邊國家多是“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互聯(lián)互通基礎設施構架的起點或沿線支點,既是中國海外天然氣資源最便利、最可靠的來源,也是其他遠距離天然氣資源進入中國的通道。中國與周邊國家在天然氣資源開發(fā)、引進和互聯(lián)互通方面已取得積極進展,有比較堅實的合作基礎,基于資源和通道兩個維度的周邊國家的功能定位,深化與資源戰(zhàn)略型國家的全面合作,對沖來自資源競爭型國家的壓力,強化與通道戰(zhàn)略性型國家的合作力度,謀劃與競爭性國家的通道合作,為構建開放環(huán)境下的天然氣安全體系提供保障機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yè)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