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了,豬都可以飛起來”,那么現(xiàn)如今“風”走了,“豬”是何種下場?縱觀車市,不論是車企還是動力電池企業(yè)為了維持利潤,“聯(lián)姻”、“調整業(yè)務板塊”等手段已是見慣不怪,在這不景氣大環(huán)境背后除了折射出動力電池領域自帶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波橘云詭的車市變換之下實現(xiàn)自救,難道要靠令人“窒息”的夢想嗎?
本文來源:汽車頭條 微信公眾號 ID:qctt_app 作者:石貝
“搶食者”LG
在這車市“窒息”的背后,實際上是更多的供應商的“氧氣稀薄”。
回溯“氧氣稀薄”的開始,是在今年5月,工信部正式發(fā)布文件,明確表示從今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yè)將直面國外動力電池品牌的競爭,新能源汽車最后一層保護網被“暴力”撕開,動力電池領域從此開啟了一場“搶食”游戲。
而作為老牌電池廠商的LG,此次重新站回中國動力電池戰(zhàn)場,正在以比此前強度更大,范圍更廣的勢頭,頻繁打卡中國市場。早在2018年7月,LG就投資20億美元32GWh產能的動力電池工廠落戶南京;今年6月,牽手吉利汽車成立年產能10GWh動力電池合資公司;8月,國內鋰電池龍頭天齊鋰業(yè)發(fā)布公告表示,其全資子公司TLK與LG化學簽訂長期供貨協(xié)議,在2020-2022年期間,TLK向LG化學銷售氫氧化鋰;9月,LG宣布向特斯拉上海工廠供貨。
不僅如此,在今年年初,LG化學就曾宣布,將在2020年前再投入約1.2萬億韓元用于擴建南京電池生產線。據LG的規(guī)劃,將建成16條動力電池、3條儲能電池、4條小型電池共23條動力電池電芯生產線,該項目全部投產后,LG化學動力電池年產能將達到32GWh。目前,LG在新港的工廠已經有了量產能力,其位于南京濱江的第二間工廠也即將投產。從LG這一套強勁的“組合拳”上來看,其在中國動力電池的版圖開始初現(xiàn)雛形,龐大的中國市場,已然成為LG心目中的“風水寶地”。
作為一名合格的“搶食者”,LG的實力自然是不容小覷,就從成本上來說,LG化學的成本為148美元/kWh,而寧德時代的成本則超過150美元/kWh,并且在今年8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顯示,作為第三名的比亞迪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大跌61.1%,LG成功取而代之。作為早在1995年就開始研發(fā)鋰電池的LG,截至2018年底,其在全球就已經擁有了四大電池工廠,分別是韓國吳倉、美國霍蘭德、中國南京與波蘭弗羅茨瓦夫,相比國內眾多“未滿十八”的企業(yè),不論是在實力還是歷史上,其優(yōu)勢都不言而喻。
一路“高歌猛進”的LG有多開心,曾經“唯一選擇”的寧德時代就有多憂傷。
寧德時代能否堅守陣地?
毋庸置疑的是,寧德時代的確是開啟了一個“時代”。
暫且拋開寧德時代“火箭”般的成長速度不談,單從其在2018年后的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在今年第三季更是提升至63.6%來說,目前的“時代”依舊是屬于它的。但是,過快的“時代”步伐,自然也難逃“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鐵律。
在近日,寧德時代公布了其三季度財報。在前三季度該公司總營收328.56億,同比增長71.70%;凈利潤34.64億,同比增長45.65%;扣非后29.65億,同比增長49.34%。在各大頭條皆是“囍”字當頭的新聞里,其實也不難發(fā)現(xiàn)寧德時代的利潤率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看”,在第三季度里同比下滑了7.2%,而此前也一直在減少。
利潤率一直在減少的“一直”是個什么概念?用數字更直觀地表示就是,自2016至2018年,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就開始以43.7%、36.29%、32.79%的態(tài)勢持續(xù)下滑,到今年,其第一季度降到28.71%,直接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只比2014年度的25.73%的毛利率略高出3%,對“增營不增利”這一詞詮釋的十分“深刻”。
除此之外,寧德時代在存貨金額和存貨比例上也有所增加。一般來說,存貨會帶來存貨減值的情況,并且會隨著公司規(guī)模的增加而增加,但就目前寧德時代所披露的數據來看,其存貨減值率大概在6%-10%之間,這就意味著,寧德時代存貨減值額達到6-10億元之間,在現(xiàn)如今新能源車市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下,其資金總額壓力著實不小。
不可否認的是,就以目前寧德時代的市值來說,其“獨角獸”的位置依舊。但實際上,國內動力電池領域的艱難,是客觀存在的。除了補貼退坡、外資涌進、缺乏資金支持這些一貫的困難之外,面臨的危機更多的是來自企業(yè)自身的產品力不足和電池技術的難以迭代,沒有一家是可以僅憑借一個技術優(yōu)勢或者一個產品就能夠獲得固若金湯的終極地位,不論未來幾何,都會有更低成本,更高容量,更小體積的產品出現(xiàn),進而不斷淘汰前一代產品。換句話說,寧德時代的對手從來都不是這蕓蕓動力電池企業(yè),反而是在“溫水”里呆的時間過久的自己。
本文來源:汽車頭條 微信公眾號 ID:qctt_app 作者:石貝
“搶食者”LG
在這車市“窒息”的背后,實際上是更多的供應商的“氧氣稀薄”。
回溯“氧氣稀薄”的開始,是在今年5月,工信部正式發(fā)布文件,明確表示從今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yè)將直面國外動力電池品牌的競爭,新能源汽車最后一層保護網被“暴力”撕開,動力電池領域從此開啟了一場“搶食”游戲。
而作為老牌電池廠商的LG,此次重新站回中國動力電池戰(zhàn)場,正在以比此前強度更大,范圍更廣的勢頭,頻繁打卡中國市場。早在2018年7月,LG就投資20億美元32GWh產能的動力電池工廠落戶南京;今年6月,牽手吉利汽車成立年產能10GWh動力電池合資公司;8月,國內鋰電池龍頭天齊鋰業(yè)發(fā)布公告表示,其全資子公司TLK與LG化學簽訂長期供貨協(xié)議,在2020-2022年期間,TLK向LG化學銷售氫氧化鋰;9月,LG宣布向特斯拉上海工廠供貨。
不僅如此,在今年年初,LG化學就曾宣布,將在2020年前再投入約1.2萬億韓元用于擴建南京電池生產線。據LG的規(guī)劃,將建成16條動力電池、3條儲能電池、4條小型電池共23條動力電池電芯生產線,該項目全部投產后,LG化學動力電池年產能將達到32GWh。目前,LG在新港的工廠已經有了量產能力,其位于南京濱江的第二間工廠也即將投產。從LG這一套強勁的“組合拳”上來看,其在中國動力電池的版圖開始初現(xiàn)雛形,龐大的中國市場,已然成為LG心目中的“風水寶地”。
作為一名合格的“搶食者”,LG的實力自然是不容小覷,就從成本上來說,LG化學的成本為148美元/kWh,而寧德時代的成本則超過150美元/kWh,并且在今年8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顯示,作為第三名的比亞迪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大跌61.1%,LG成功取而代之。作為早在1995年就開始研發(fā)鋰電池的LG,截至2018年底,其在全球就已經擁有了四大電池工廠,分別是韓國吳倉、美國霍蘭德、中國南京與波蘭弗羅茨瓦夫,相比國內眾多“未滿十八”的企業(yè),不論是在實力還是歷史上,其優(yōu)勢都不言而喻。
一路“高歌猛進”的LG有多開心,曾經“唯一選擇”的寧德時代就有多憂傷。
寧德時代能否堅守陣地?
毋庸置疑的是,寧德時代的確是開啟了一個“時代”。
暫且拋開寧德時代“火箭”般的成長速度不談,單從其在2018年后的市場占有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在今年第三季更是提升至63.6%來說,目前的“時代”依舊是屬于它的。但是,過快的“時代”步伐,自然也難逃“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鐵律。
在近日,寧德時代公布了其三季度財報。在前三季度該公司總營收328.56億,同比增長71.70%;凈利潤34.64億,同比增長45.65%;扣非后29.65億,同比增長49.34%。在各大頭條皆是“囍”字當頭的新聞里,其實也不難發(fā)現(xiàn)寧德時代的利潤率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看”,在第三季度里同比下滑了7.2%,而此前也一直在減少。
利潤率一直在減少的“一直”是個什么概念?用數字更直觀地表示就是,自2016至2018年,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就開始以43.7%、36.29%、32.79%的態(tài)勢持續(xù)下滑,到今年,其第一季度降到28.71%,直接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只比2014年度的25.73%的毛利率略高出3%,對“增營不增利”這一詞詮釋的十分“深刻”。
除此之外,寧德時代在存貨金額和存貨比例上也有所增加。一般來說,存貨會帶來存貨減值的情況,并且會隨著公司規(guī)模的增加而增加,但就目前寧德時代所披露的數據來看,其存貨減值率大概在6%-10%之間,這就意味著,寧德時代存貨減值額達到6-10億元之間,在現(xiàn)如今新能源車市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下,其資金總額壓力著實不小。
不可否認的是,就以目前寧德時代的市值來說,其“獨角獸”的位置依舊。但實際上,國內動力電池領域的艱難,是客觀存在的。除了補貼退坡、外資涌進、缺乏資金支持這些一貫的困難之外,面臨的危機更多的是來自企業(yè)自身的產品力不足和電池技術的難以迭代,沒有一家是可以僅憑借一個技術優(yōu)勢或者一個產品就能夠獲得固若金湯的終極地位,不論未來幾何,都會有更低成本,更高容量,更小體積的產品出現(xiàn),進而不斷淘汰前一代產品。換句話說,寧德時代的對手從來都不是這蕓蕓動力電池企業(yè),反而是在“溫水”里呆的時間過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