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青青草原亚洲

世紀新能源網(wǎng)-新能源行業(yè)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yè)。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全球氣溫或提前升高1.5℃ 國際組織警告:全世界都 會遭殃

   2018-10-12 科技日報11360
核心提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8日在韓國仁川發(fā)布新報告稱,將全球變暖控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1.5℃是一項艱巨任務,地球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8日在韓國仁川發(fā)布新報告稱,將全球變暖控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1.5℃是一項艱巨任務,地球升溫超過1.5℃乃至2℃,可能會產生可怕后果。

為避免突破這一警戒線,政府、工業(yè)界和社會需要做出更迅速、更宏大的改變,包括改變全球的能源系統(tǒng)以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等。英國《自然》、美國《科學》雜志官網(wǎng)都在10月8日的報道中,對IPCC的這份報告予以了重點關注。


在一個溫度比工業(yè)化前水平高2℃的世界里,冰川和海冰的處境堪憂。圖片來源:《自然》雜志官網(wǎng)

氣溫或提前上升1.5℃

據(jù)《科學》雜志10月8日報道,IPCC主席、韓國經(jīng)濟學家李會晟(Hoesung Lee)表示,科學家們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來自40個國家的90多位作者和評論家,對2015年《巴黎協(xié)定》通過后發(fā)表的6000份科學出版物進行了梳理,得出了這份新報告。

《巴黎協(xié)定》是2015年12月12日多國在法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美國紐約簽署的氣候變化協(xié)定,該協(xié)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安排?!栋屠鑵f(xié)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è)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新報告稱,鑒于已經(jīng)累積的碳排放量,“如果全球變暖以目前的速度繼續(xù)下去,全球升溫可能在2030年至2052年間的某個時刻達到1.5℃。”

報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沒有大幅減少,到本世紀末,全球將升溫3℃左右。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氣候變化科學家馬克·豪登說:“我們目前沒有走上正軌,我們正朝著升溫3℃或4℃的方向前進。”

美國杜克大學的大氣科學家德魯·新德爾對《科學》雜志表示,自工業(yè)化時代以來,全球已經(jīng)升溫約1℃,“我們必須立即改弦易轍,我們再也不能說行動之窗即將關閉,我們現(xiàn)在就在這里。”

升溫將使全世界都遭殃

據(jù)《自然》雜志報道,報告稱,科學家們“高度確信”:升溫1.5℃會導致陸地上出現(xiàn)更多酷熱天氣,尤其是在熱帶地區(qū);他們“中度確信”:在高海拔、東亞和北美東部等地區(qū),將出現(xiàn)更多極端風暴。

報告警告說,升溫超過1.5℃,將給全球帶來巨大災難:升溫1.5℃,預計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26—77厘米;升溫2℃則再增加10厘米,生活在沿海地區(qū)的數(shù)千萬人將受到影響。升溫1.5℃,中緯度地區(qū)極端炎熱天氣的溫度可能會升高3℃;升溫2℃,后者可能會升高4℃。

升溫2℃可能會破壞全球陸地上約13%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加許多昆蟲、植物和動物滅絕的風險;而將升溫限制在1.5℃可將風險降低一半。升溫2℃,植物、昆蟲、動物和海洋生物都將“背井離鄉(xiāng)”,遠離當前理想的棲居地。

升溫2℃,北極將每10年經(jīng)歷一到兩次無冰的夏季;而升溫1.5℃,這一時間為100年。升溫1.5℃,珊瑚礁的數(shù)量將下降70%—至90%;升溫2℃,99%的珊瑚礁將消失。

風暴、洪水和干旱將讓人類損失慘重。IPCC秘書長、摩洛哥國家氣象部門的阿卜杜拉·莫克西特說:“每一點的額外升溫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全球變化研究所所長歐夫-霍格-古德貝格總結說,如果沒有采取更積極有效的行動,地球可能成為大多數(shù)人幾乎不可能生活下去的地方。

多措并舉降低碳排放

情況這么嚴峻,人類該如何應對?IPCC的新報告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和措施。

專家組表示,將氣溫升至1.5℃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鑒于簽署《巴黎協(xié)定》的各國迄今承諾的減排量遠遠低于所需要的水平,要達到并保持升溫1.5℃的目標,在2030年之前,凈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比2010年的水平下降45%;全球碳排放量必須控制在2017年的49%以內,到2050年實現(xiàn)碳中和。

要做到這一點,人類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的安裝力度,從而到2050年,讓這些可再生能源為全球提供70%—85%的電力;與此同時,到2050年,煤炭在全球電力中的份額必須從目前的37%降至不超過2%。從技術、經(jīng)濟和政治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好消息是,有些地方已經(jīng)行動起來。澳大利亞本特利科廷大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科學家彼得·紐曼表示,過去5年來,太陽能、風能和顯著改變全球電力系統(tǒng)的電池的使用呈指數(shù)增長。但他表示,在貨運、航空和航運以及工業(yè)領域,減少排放的努力有所滯后。

此外,人類還需要擴大森林種植面積,以提高其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其他提議的選擇還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如少吃肉,多騎自行車和減少飛行等。

該報告最后還強調,政府必須同時協(xié)調好氣候變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否則有可能加劇貧困和不平等。 
 
標簽: 氣候變化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yè)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