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深度參與的:
怎么樣怕了吧,然后眼看著這幾年分布式光伏一步步發(fā)展起來,近期越來越火,關注的人越來越多,蠻欣慰也心情蠻復雜……
自己種的白菜,終于進了鄰居的鍋……
言歸正傳,為什么又開始決定發(fā)文章呢?
近期分布式有個事兒很火,就是發(fā)改委、能源局發(fā)了個文。
Duang
大家都在很關注,可以隔墻售電了,自己用不了可以懟別人哈哈哈哈。
這個時候,大家都出來解讀了包括我很敬重的幾位德(cong)高(mei)望(jian)重(guo)的老師,其實都是耳聞已久了耳濡目染以至于我一說我是T大的就60%的人問我認不認識xxx,我只能說當然認識(單向的)。
最近市場上的解讀集中在“售電模式”和“過網費”的問題,有很多爭論,我一直覺得其實大家都是專家,說的都有道理,只是這事兒,的確——一兩篇文章說不清楚!
然后都有些東西沒說透,沒說太明白,大家看了也許更糊涂,然后大概兩個星期以前我自己在朋友圈窮BB了兩句,有位大領導看見了給我發(fā)了私信,原話是:我覺得你解讀下最好。我特別認真想了三秒鐘,當即決定不干。這種事兒費力不掙錢,近期窮得褲子都要當了,哪有心情寫這個……人窮志短?。∧銈兝斫獍?!
結果過了幾天,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事兒,多的滿朋友圈三原色、稅改這么重磅的話題不認真番一番都找不到了,還罕見出現(xiàn)了我轉了某篇討論市場化交易的文章幾位大佬在我下面激烈討論……看來,有必要寫點什么了……(我在括號里一般都寫真實原因,其實不想寫是不想打消大家的積極性,因為真的算的話,這里面實際上從長遠看沒有多少利,我說的是“從長遠看”,而且遠了的事兒誰也說不準?。。?/p>
如果你們覺得煩,上面的那些你們都可以不看。謝謝。
一、文件簡讀與背景介紹
既然你看這篇文章并決定看下去,文件在能源局網站上,背景您也大概知道,我就不介紹了。
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一張圖說明,以前是這樣的,分布式發(fā)電所有的電,有兩種模式,1.自己用,剩下的上網(如果全用完了,就不上網這不沖突);2.自己不用全上網。
下圖左邊2個是1;右邊1個是2:
分布式發(fā)電余量(全額)上網模式
這個發(fā)文改了一個模式,再來一張圖:
分布式發(fā)電市場化交易模式
然后你看出來區(qū)別了嗎?沒錯,接線模式完全沒變化,一點變化也沒有,唯一改動的就是購售電方式。原來的兩條——改為三種模式。
或者
或者
然后,解釋一下差別。原來賣給電網,電價=“燃煤標桿電價”;現(xiàn)在賣給用戶了,電價=用戶交易電價-“過網費”。
對上述內容還不是很理解的可以看看以下表格:
本表也簡化了全自用模式,因為其實跟第一種一樣。
(三)我不解釋了,因為沒人選這個,自己沒掙錢,還坑電網,真是損人不利己,暫時沒人會選。
三、售電電價和“過網費”
有人問了為啥說“電價”,這里面更多的是要算“過網費”才對???這是根源,為什么目前所有的文章,都在糾結過網費而且越糾結越糊涂,我們還是先來解釋“電價”的問題吧!
3.1 文件里面容易忽視的問題
好,關鍵來了,我們注意到幾個關鍵的點,放大文件
Duang
Duang
Duang
夠大了沒???
夠大了沒!?。?!
沒錯,“政策性交叉補貼”。
再來放大一個
Duang
Duang
Duang
夠大了沒???
夠大了沒?。。?!
沒錯,“綜合售電價格”。
政府發(fā)文,每個字都有學問,下面簡單解釋一下這兩個詞。
什么是“政策性交叉補貼”?
這名聽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百度說:“政府出于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保證民生等方面考慮,對部分種類用戶實行優(yōu)惠電價,如居民、農業(yè)、重要公用事業(yè)和公益性服務等,如此造成了此類銷售電價的交叉補貼問題。包括:工商業(yè)補貼居民、城鎮(zhèn)補貼農村、同類用戶之間的補貼,等等”
什么是“綜合售電價格”?
簡單解釋,大概就是不算交叉補貼,取個均值。
3.2 輸配電價(綜合售電價格)
好,解釋完這兩個名詞,再真正回來說一下輸配電價了!
(1)綜合售電價格
按照新一輪電改,輸配電價是核定的,各省出臺省內輸配電價。首先,按照各電壓等級的建設成本,以及這個電壓等級到底有多少電流過。
看圖!
(圖@大耳朵,轉載請注明出處)
每一級電網,都會根據(jù),花錢多少,以及過了多少電量(傳下去的+本等級直接給用戶的)來核算成本。這就出來了基本的電價——綜合售電價格。
(2)考慮交叉補貼后的輸配電價格
簡單說就是商業(yè)工業(yè)補居民和農業(yè),復雜說就是……算了。
(圖@大耳朵,轉載請注明出處)
大家看看這個圖,簡單說,一般工商業(yè)和大工業(yè)因為補貼了居民和農業(yè),所以高了。
下面我們就舉例說明,舉誰不重要,不妨舉北京。
數(shù)據(jù)來源:北京市發(fā)改委
看這表,看出來差別了吧工商業(yè)的輸配電價,這里面沒有列居民,不是說居民不加輸配電價了,因為居民的電價目前是不會動的,所以只看售電價格表就可以了。這里面為什么上一張圖有個這:
因為大工業(yè)的電價有個基本電價,到底多少錢,跟用電的曲線有直接關系,所以不好算,這條線沒有可比性,但是一定知道是比平均線高就是了。
接下來,最糊涂的事兒來了,我能說清楚,但是我一直不會算,絕不夸張的說,這事兒,會算的只有那么幾個人,有幸認識幾個,恕我不能說是誰……
(3)繼續(xù)考慮峰谷差后的售電價格
上圖,就是這張:
為了看清楚,我在上一張上面加了一張,把商業(yè)這個再拆出來。看到了吧,峰(含尖峰)-谷-平。好了,這個拆完了,加上標桿電價。得到了一張如下的表:北京市城區(qū)非居民銷售電價表。
數(shù)據(jù)來源:北京市發(fā)改委
(注意一點,因為近期電價一直在調整,國家供給側改革降低了很多補貼小調了一下電價水平因為關系不大,也就是幾分錢無傷大礙不影響我扯淡我就不展開說了)
大工業(yè)也是一樣的。
終于把電價構成說完了。
好,從剛剛哪里開始我都忘了,總之后面這一大坨都在說一件事兒——政策性交叉補貼是啥,以及考慮峰谷平轉化到售電側到底又有什么變化。
好了,你現(xiàn)在對輸配電價了解了吧?下面解釋“過網費”所謂的輸配電價(含政策性較差補貼)
3.3最后環(huán)節(jié)——過網費
回到這張圖,取個數(shù):0.4674。
好我們知道了,這個0.4674到底包含什么呢?經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輸配電價+交叉補貼的一部分”。
但是各占多少?目前沒有文件,我們不知道,但是肯定可以判斷:絕不是幾分錢。而且可以判斷,交叉補貼是大頭!因為工商業(yè)這里:220kV(0.3395元);10kV( 0.4505元),可能有0.2~0.3元都是交叉補貼(每個電壓等級補貼的不一樣)!。
這點值得關注,解釋了長期(其實也不長,出文也不到一個月吧)以來大家困惑的問題就是是不是過網費真的只有幾分錢?;卮鹨呀浐茱@然了,絕對不是,理論上說,如果沒有峰谷差這一回事兒,分布式發(fā)電少交的就是上一級電壓等級及以上的輸配電價,其實,這部分說到底,可能也就一毛多。
但是,峰回路轉……哈哈……為什么說是交叉補貼的一部分呢,因為,這里面還有峰谷差沒算呢!
那到底算不算呢?我的回答是——不知道。也許算,也許不算,如果不算,分布式鐵定受益,如果算了,算上補貼退坡的水平分布式沒什么特別大的利好。但我的判斷是,部分算。
但是按理說,輸配電價是在“準許成本+固定收益”的原則下核算出的,所有的價格,牽一發(fā)動全身,長期來看我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會歸于平衡,各方沒有受益也沒有損失。
但是短期就不好說啦!
四、市場化交易的投資收益如何
短期為什么不好說呢,因為這個文件出來,在一切很難理清的時候,可以簡單的邏輯下,分布式發(fā)電一定是受益的,本人離職后最近干點金融方面的業(yè)務,大概對這些東西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不廢話直接貼上來看看。
還是用北京做算例。
首先說明,這個算例只是估算,基于很多假設,就是為大家展示一個邏輯過程,數(shù)肯定是不準確的,誰要拿這個用,出了問題概不負責!
項目收益的計算邊界條件較多,我們以北京地區(qū)為例對比幾種形式的分布式光伏電價變化情況。按照北京地區(qū)燃煤標桿上網電價為0.3598元/千瓦時;核定輸配電價,大工業(yè)為0.1956元/千瓦時(10kV),0.1508元/千瓦時(110kV);一般工商業(yè)電價為0.4505元/千瓦時(10kV),0.3795元/千瓦時(110kV)。銷售電價大工業(yè)為0.9864(峰)/0.6770(平),一般工商業(yè)為1.3782(峰)/0.8595(平)。
與分布式光伏原有方式相比,考慮市場化交易下補貼退坡10%,自發(fā)自用余量上網方式,平均度電電價增幅11.82%~32.62%;直接接入電網方式度電電價增幅36.18%~53.55%。即使不考慮補貼,分布式發(fā)電度電價格至在0.69元/kWh~0.98元。
表: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電價增幅比較
表: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下項目收益率
同志們,不加杠桿收益率20%什么概念?
沖啊?。ㄎ易隽藗€100kW的模型,取了一個相對較高的運維系數(shù),其實可能沒這么多運維成本,所以收益率還會更高)
市場化交易能夠大幅提高項目收益率,自有資金投資情況下,項目收益率達到15%及以上;即使不考慮目前補貼政策,分布式光伏投資收益依然達到和超過8%,最高達到13.4%。市場化交易方式,真正的分布式光伏售電側“平價上網”成為可行!
好了,全文就這四個字打動你。是不是很雞凍?來再潑個冷水。
售電側的平價上網,實際上短期占了便宜。但是輸配電價是三年一核算,過了一個核算周期后,會把過去幾年吃的虧都補上,占的便宜吐出來,剛才說了,慢慢的,隨著一切理順,根本沒有吃虧占便宜的一方!按照現(xiàn)在輸配電價核算的方式,分布式電源市場化交易也許就沒有盈利空間了。
但是,根據(jù)業(yè)內普遍預測,分布式光伏再過幾年成本已經足夠在售電側平價上網了。
幾年后的事兒,Who care?!這幾年我們爭取到了足夠的空間。
這是這個文件出臺的意義。
五、寫在最后
不知不覺寫了很久把我想說的差不多重點都寫下來了,這件事非常復雜,復雜到有時候想起來不得不佩服一下發(fā)改委、能源局寫這個文件的時候字斟句酌的樣子。無論如何,這一文件一定會成為分布式發(fā)電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特別特別閃耀的,電力行業(yè)的歷史永遠會記得的一筆重彩。
到這篇收尾的時候,其實覺得還是有很多小細節(jié)沒說,請原諒我已經抽出了我所能抽出的很大一塊時間來寫這篇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文章,細節(jié)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關鍵字:分布式發(fā)電 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