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鼎盛時期的5萬只到如今的3000只,被稱為“北京城精靈”的雨燕一度數量銳減,甚至難覓蹤跡。這類“土著生物”,還包括長耳鸮、“氣鼓子”、火鐮片兒……近年,北京的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都在進行生物保護探索。以雨燕為例,有研究協會通過安置人工巢箱幫助雨燕安家,還在恢復濕地和生態(tài)條件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去年起,北京首次將小動物的“宜居”納入綠化設計。最新觀測數據顯示,北京雨燕種群數量與往年同期持平。這個數據讓生物保護專業(yè)人士不禁感嘆:“數量持平就是一個好消息”……
調查
“數量持平就是一個好消息”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這句老話說的就是北京雨燕。
上世紀80年代末,“80后”北京姑娘王分貝在北京市少年宮學跳舞。當時的少年宮位于景山公園壽皇殿,壽皇殿屋檐下有許多雨燕窩。每到夏天,尤其是要下雨之前,雨燕成群結隊而來。
“那雨燕飛得可低了,好像要擦著頭皮飛過去似的。”
年幼的王分貝從家到少年宮,一路經過前門、正陽門、天安門、故宮、景山,一抬頭,就能看到圍著城樓漫天飛舞的雨燕。
去年,中國觀鳥會對北京雨燕共開展了三次調查,志愿者們選擇了北京城區(qū)共31個樣點,分別為中軸路安華橋-鼓樓地區(qū)、前門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等。結果顯示,北京雨燕對于古建筑的依賴非常強,種群數量比較大的區(qū)域有北海公園、頤和園、故宮、前門等,其中北海公園預計有500-600只。
北京四中生物教師、中國觀鳥會京燕項目負責人卓小利介紹,北京最常見的燕子包括北京雨燕、家燕和金腰燕。通過連續(xù)12年的觀測,北京雨燕的種群數量有3000只左右。
上個周末,中國觀鳥會的志愿者們分組對今年返京的雨燕進行觀測,據初步觀測結果顯示,種群數量與往年同期持平。卓小利說:“數量持平就是一個好消息。今年我們還將有兩次觀測,希望通過我們志愿者、政府相關部門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雨燕回歸北京。”
保護
自制人工巢箱 恢復濕地和林地
去年3月,卓小利帶領學生們自制的北京雨燕人工巢箱,掛在了高中部校區(qū)科技樓上。
這個箱體長40-50厘米,高15-20厘米,進深15-20厘米,箱體內部帶有緩沖帶,適合雨燕產卵和孵卵,可供一對雨燕“入住”。
首次嘗試效果并不太理想,沒有吸引到雨燕。卓小利分析認為,可能是懸掛的時間晚了一些,雨燕已經找到筑巢的地方。今年,他的團隊還將繼續(xù)嘗試,準備通過播放雨燕鳴叫聲,對其進行招引。此外,還會調整巢箱懸掛的時間和位置。
近年,北京各方力量一直在行動,保護京城的“老朋友”。
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副教授趙欣如去年參加了一場北京市園林部門組織的專家座談會。會議上的一些提法讓他印象深刻。
“比如海淀區(qū)等區(qū)域正在開展?jié)竦睾土值鼗謴汀4送?,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還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框架,這將對北京市的生態(tài)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趙欣如認為,永定河水系的恢復、翠湖濕地、漢石橋濕地等濕地的建成和恢復都有助于自然生態(tài)的恢復,有利于大量濕地植物、水生動物及水禽的生長、棲息與繁衍。
“人類不應只考慮自身,同時也要考慮動物的發(fā)展。”在趙欣如看來,保護生物的自然棲息地與人類生活、生產之間的確存在矛盾。城市發(fā)展是必然,但如何建設生態(tài)城市是一項重要命題。
他認為,最好的保護就是減少人為干擾。“磚石水泥也不一定完全適合現代人的審美,現在都講究返璞歸真、重歸自然,挖開幾塊磚,留幾十平方米的一塊地兒,不去干擾,這里就會不斷地演替更迭出最適合的物種。”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8年,北京市共恢復與建設濕地8000余公頃,濕地生態(tài)質量逐步提升,生態(tài)功能不斷優(yōu)化。
目前,北京全市濕地中有野生動物393種,占全市野生動物種類的75.6%。其中鳥類58科276種,占北京地區(qū)鳥類種類的72%,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8種,北京市一級保護鳥類21種;有植物1017種,占全市植物種類的48.7%。
發(fā)現
立交橋下、現代建筑外側雨燕筑巢
自從雨燕返京,每天清晨六七點鐘、傍晚五六點鐘,翩翩飛舞的雨燕便成為北海公園五龍亭上空的主角。清晨,它們伴著朝陽離巢、傍晚在夕陽和白塔的映照下歸巢,嘰嘰喳喳的鳴叫聲給北海公園增添了不少躍動的氛圍。
五龍亭中間的亭子頂中央盤旋著一條“玉龍”,龍爪和龍須處形成大大小小很多縫隙,卓小利告訴記者,這些縫隙是雨燕天然的家。只見雨燕“嗖”地從空中以俯沖的姿態(tài)沖進五龍亭的“家”,腦袋先探進巢穴,然后小小的身體才慢慢擠了進去。
也許“家”不夠大,記者看到一團絮狀物被雨燕從巢穴中擠了出來,卓小利將這小團東西拿在手中,仔細看了看告訴記者,雨燕筑巢的材料都是從空中直接銜的,銜到什么就用什么,所以成分很復雜,比如這團巢材就包括頭發(fā)、草、羽毛等。
卓小利還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今,在天寧寺橋橋下、西直門立交橋橋下、北大博雅塔等地方,都發(fā)現了不少北京雨燕巢。在立交橋橋下縫隙、現代建筑外側適合筑巢的犄角旮旯兒,雨燕們正在搭建新的“生活圈”。
這群城市的精靈們,也似乎學會了“隨遇而安”。
■ 北京“土著生物”檔案
古柏林里的夜行動物
長耳鸮耳羽簇長,位于頭頂兩側,豎直如耳。面盤顯著,棕黃色,皺翎完整,白色而綴有黑褐色。喜歡棲息于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闊葉林等各種類型的森林中,也出現于林緣疏林、農田防護林和城市公園的林地中,以小鼠、鳥、魚、蛙和昆蟲為食。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四九城到底哪里吸引了長耳鸮?
觀鳥愛好者、生態(tài)學研究者朱雷告訴記者,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著大量的古建筑和皇家園林,比如五壇八廟頤和園,再如“里九外七皇城四”這樣全國獨一份兒的城門及其配套建筑,以及圓明園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北京的長耳鸮最喜歡古柏林,每年冬天,都有長耳鸮從遙遠的東北遷來,在北京城里的天壇、國子監(jiān)等地的柏樹林中棲息、越冬。”
古老京城的“精靈”
北京雨燕是普通雨燕的一個亞種,屬于雨燕目雨燕科,比常見的燕子體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細縱紋。它們外觀呈流線型,飛行速度極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蟲益鳥。
1870年,英國博物學家斯溫侯首次在北京采集到普通雨燕的亞種標本。全世界以“北京”為模式產地的野生物種非常少,因此北京雨燕屬于北京的標志性物種。2008年北京奧運吉祥物“妮妮”的原型之一,正是北京雨燕。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古建筑里,雨燕很容易找到合適的筑巢地,與建筑和人和諧相處。最近人們發(fā)現,北京雨燕也在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在立交橋的橋洞縫隙里、在現代高樓建筑的房檐下也出現了它們棲息的身影。圖/沈越
胡同里的“氣鼓子”
北方狹口蛙體形較小,頭較寬,吻短而圓,前肢細長,后肢粗短,皮膚厚而較光滑,體背呈棕褐色,腹部色淺。北方狹口蛙不善于跳躍,多爬行,以各種昆蟲和樹根、花草的花、葉為食,繁殖季節(jié)很短,常在7-8月間暴雨后的夜晚出現。
北京動物學會理事李兆楠介紹,“小時候我家住胡同,距北護城河得有1公里的距離,在每年夏季第一場大雨后,便能聽到胡同里的蛙叫。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它叫北方狹口蛙。當用手指敲擊它背部的時候,它便逐漸漲大,在民間落得一個‘氣鼓子’的俗名。”李兆楠說,多年以前北京街頭巷尾很多地方都是土路,一到雨季北方狹口蛙便從土里出來,利用雨后積水形成的水坑迅速交配繁殖,它的卵發(fā)育速度極快,兩周左右即可發(fā)育成蛙。
調查
“數量持平就是一個好消息”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這句老話說的就是北京雨燕。
上世紀80年代末,“80后”北京姑娘王分貝在北京市少年宮學跳舞。當時的少年宮位于景山公園壽皇殿,壽皇殿屋檐下有許多雨燕窩。每到夏天,尤其是要下雨之前,雨燕成群結隊而來。
“那雨燕飛得可低了,好像要擦著頭皮飛過去似的。”
年幼的王分貝從家到少年宮,一路經過前門、正陽門、天安門、故宮、景山,一抬頭,就能看到圍著城樓漫天飛舞的雨燕。
去年,中國觀鳥會對北京雨燕共開展了三次調查,志愿者們選擇了北京城區(qū)共31個樣點,分別為中軸路安華橋-鼓樓地區(qū)、前門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等。結果顯示,北京雨燕對于古建筑的依賴非常強,種群數量比較大的區(qū)域有北海公園、頤和園、故宮、前門等,其中北海公園預計有500-600只。
北京四中生物教師、中國觀鳥會京燕項目負責人卓小利介紹,北京最常見的燕子包括北京雨燕、家燕和金腰燕。通過連續(xù)12年的觀測,北京雨燕的種群數量有3000只左右。
上個周末,中國觀鳥會的志愿者們分組對今年返京的雨燕進行觀測,據初步觀測結果顯示,種群數量與往年同期持平。卓小利說:“數量持平就是一個好消息。今年我們還將有兩次觀測,希望通過我們志愿者、政府相關部門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雨燕回歸北京。”
保護
自制人工巢箱 恢復濕地和林地
去年3月,卓小利帶領學生們自制的北京雨燕人工巢箱,掛在了高中部校區(qū)科技樓上。
這個箱體長40-50厘米,高15-20厘米,進深15-20厘米,箱體內部帶有緩沖帶,適合雨燕產卵和孵卵,可供一對雨燕“入住”。
首次嘗試效果并不太理想,沒有吸引到雨燕。卓小利分析認為,可能是懸掛的時間晚了一些,雨燕已經找到筑巢的地方。今年,他的團隊還將繼續(xù)嘗試,準備通過播放雨燕鳴叫聲,對其進行招引。此外,還會調整巢箱懸掛的時間和位置。
近年,北京各方力量一直在行動,保護京城的“老朋友”。
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副教授趙欣如去年參加了一場北京市園林部門組織的專家座談會。會議上的一些提法讓他印象深刻。
“比如海淀區(qū)等區(qū)域正在開展?jié)竦睾土值鼗謴汀4送?,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還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框架,這將對北京市的生態(tài)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趙欣如認為,永定河水系的恢復、翠湖濕地、漢石橋濕地等濕地的建成和恢復都有助于自然生態(tài)的恢復,有利于大量濕地植物、水生動物及水禽的生長、棲息與繁衍。
“人類不應只考慮自身,同時也要考慮動物的發(fā)展。”在趙欣如看來,保護生物的自然棲息地與人類生活、生產之間的確存在矛盾。城市發(fā)展是必然,但如何建設生態(tài)城市是一項重要命題。
他認為,最好的保護就是減少人為干擾。“磚石水泥也不一定完全適合現代人的審美,現在都講究返璞歸真、重歸自然,挖開幾塊磚,留幾十平方米的一塊地兒,不去干擾,這里就會不斷地演替更迭出最適合的物種。”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8年,北京市共恢復與建設濕地8000余公頃,濕地生態(tài)質量逐步提升,生態(tài)功能不斷優(yōu)化。
目前,北京全市濕地中有野生動物393種,占全市野生動物種類的75.6%。其中鳥類58科276種,占北京地區(qū)鳥類種類的72%,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8種,北京市一級保護鳥類21種;有植物1017種,占全市植物種類的48.7%。
發(fā)現
立交橋下、現代建筑外側雨燕筑巢
自從雨燕返京,每天清晨六七點鐘、傍晚五六點鐘,翩翩飛舞的雨燕便成為北海公園五龍亭上空的主角。清晨,它們伴著朝陽離巢、傍晚在夕陽和白塔的映照下歸巢,嘰嘰喳喳的鳴叫聲給北海公園增添了不少躍動的氛圍。
五龍亭中間的亭子頂中央盤旋著一條“玉龍”,龍爪和龍須處形成大大小小很多縫隙,卓小利告訴記者,這些縫隙是雨燕天然的家。只見雨燕“嗖”地從空中以俯沖的姿態(tài)沖進五龍亭的“家”,腦袋先探進巢穴,然后小小的身體才慢慢擠了進去。
也許“家”不夠大,記者看到一團絮狀物被雨燕從巢穴中擠了出來,卓小利將這小團東西拿在手中,仔細看了看告訴記者,雨燕筑巢的材料都是從空中直接銜的,銜到什么就用什么,所以成分很復雜,比如這團巢材就包括頭發(fā)、草、羽毛等。
卓小利還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今,在天寧寺橋橋下、西直門立交橋橋下、北大博雅塔等地方,都發(fā)現了不少北京雨燕巢。在立交橋橋下縫隙、現代建筑外側適合筑巢的犄角旮旯兒,雨燕們正在搭建新的“生活圈”。
這群城市的精靈們,也似乎學會了“隨遇而安”。
■ 北京“土著生物”檔案
古柏林里的夜行動物
長耳鸮耳羽簇長,位于頭頂兩側,豎直如耳。面盤顯著,棕黃色,皺翎完整,白色而綴有黑褐色。喜歡棲息于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闊葉林等各種類型的森林中,也出現于林緣疏林、農田防護林和城市公園的林地中,以小鼠、鳥、魚、蛙和昆蟲為食。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四九城到底哪里吸引了長耳鸮?
觀鳥愛好者、生態(tài)學研究者朱雷告訴記者,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著大量的古建筑和皇家園林,比如五壇八廟頤和園,再如“里九外七皇城四”這樣全國獨一份兒的城門及其配套建筑,以及圓明園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北京的長耳鸮最喜歡古柏林,每年冬天,都有長耳鸮從遙遠的東北遷來,在北京城里的天壇、國子監(jiān)等地的柏樹林中棲息、越冬。”
古老京城的“精靈”
北京雨燕是普通雨燕的一個亞種,屬于雨燕目雨燕科,比常見的燕子體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細縱紋。它們外觀呈流線型,飛行速度極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蟲益鳥。
1870年,英國博物學家斯溫侯首次在北京采集到普通雨燕的亞種標本。全世界以“北京”為模式產地的野生物種非常少,因此北京雨燕屬于北京的標志性物種。2008年北京奧運吉祥物“妮妮”的原型之一,正是北京雨燕。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古建筑里,雨燕很容易找到合適的筑巢地,與建筑和人和諧相處。最近人們發(fā)現,北京雨燕也在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在立交橋的橋洞縫隙里、在現代高樓建筑的房檐下也出現了它們棲息的身影。圖/沈越
胡同里的“氣鼓子”
北方狹口蛙體形較小,頭較寬,吻短而圓,前肢細長,后肢粗短,皮膚厚而較光滑,體背呈棕褐色,腹部色淺。北方狹口蛙不善于跳躍,多爬行,以各種昆蟲和樹根、花草的花、葉為食,繁殖季節(jié)很短,常在7-8月間暴雨后的夜晚出現。
北京動物學會理事李兆楠介紹,“小時候我家住胡同,距北護城河得有1公里的距離,在每年夏季第一場大雨后,便能聽到胡同里的蛙叫。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它叫北方狹口蛙。當用手指敲擊它背部的時候,它便逐漸漲大,在民間落得一個‘氣鼓子’的俗名。”李兆楠說,多年以前北京街頭巷尾很多地方都是土路,一到雨季北方狹口蛙便從土里出來,利用雨后積水形成的水坑迅速交配繁殖,它的卵發(fā)育速度極快,兩周左右即可發(fā)育成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