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青青草原亚洲

投稿

用什么來判定“好天”與“孬天”?

   日期:2018-05-18     來源:中國環(huán)境報    瀏覽:1242    評論:0    
應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到,有霧不一定是“孬天”,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這樣做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公眾掌握更多的大氣污染防治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讓公眾在弄清楚“好天”是怎么來的同時,遇到“孬天”應該怎樣去支持政府的治理行動。

近兩年,好空氣天數越來越多,到底是“天幫忙”還是“人努力”?艷陽高照、陰云密布、大霧彌漫,哪種天氣情況下空氣質量更好?對于這些問題,很多群眾都心存疑慮,甚至有些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也搞不清楚。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筆者認為,一是當前有的地區(qū)還沒有對大氣污染的成因和基本規(guī)律形成科學認知,沒有從基本常識上辨明是非。二是因為同一季節(jié)、時期天氣的無常變化,讓人產生了只要“天幫忙”,空氣質量就一定會好的錯覺。三是很多人判定“好天”與“孬天”的標準還停留在霧大與霧小上,對污染物產生和存在的客觀因素缺乏足夠的認識。

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秋冬季節(jié)大氣污染防治的6個月里,京津冀地區(qū)各項大氣污染物減排成效明顯。期間,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55.4%,均大幅超額完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的下降15%的改善目標。這樣的成效必須肯定。

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現(xiàn)實中,一年四季天氣變化無常。因此,判定“好天”與“孬天”的標準,不該從事物表象去定論,不是四季一成不變的,而是因地、因時、因污染物而宜,最終都要拿監(jiān)測數據、監(jiān)測結果來判定。

生活中,應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到,有霧不一定是“孬天”,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這樣做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公眾掌握更多的大氣污染防治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讓公眾在弄清楚“好天”是怎么來的同時,遇到“孬天”應該怎樣去支持政府的治理行動。這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更好的合力治理大氣污染的氛圍,也可以讓公眾精準防范污染對自身的影響。

有環(huán)保權威專家在評述2017~2018年秋冬大氣污染防治取得優(yōu)異戰(zhàn)果時說,“人努力”的因素占七八成,“天幫忙”的因素占二三成。筆者身在大氣污染治理一線,感同身受。

以河北省廊坊市為例,2017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實施氣代煤、電代煤工程,建無煤區(qū),嚴控CO和SO2。當時,不少城鄉(xiāng)居民認為,冬季取暖燒氣、用電要增加很多成本,于是提出反對意見。但秋冬防攻堅戰(zhàn)后,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布的空氣質量監(jiān)測結果讓很多市民釋然。廊坊不僅重污染天數最少、重污染天數降幅最大,而且PM2.5降幅目標完成率最高,評定考核結果為優(yōu)秀。這是廊坊5年治霾歷史上最好的成績。成績面前,有人回顧秋冬防過程,把空氣質量“突然”變好的功績,首先歸結到了“天幫忙”上。但經過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一市一策”專家組和駐市PM2.5特別防治小組的解析表明,“人努力”才是最關鍵的。

回顧2017年之前,廊坊市區(qū)每逢秋冬季,都是大氣污染治理戰(zhàn)役最頭痛的階段。不要說大霧天氣,即使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城區(qū)內外也時常有刺鼻的異味。而與之相反,2017~2018年整個秋冬防期間,廊坊城區(qū)即使連續(xù)數日霧氣遮日,也沒有刺鼻的異味,而且污染物監(jiān)測數據比歷史同期下降45.45%。特別是空氣中的CO和SO2,數據極低。

但同樣是有“天幫忙”的機遇,為什么有些城市的污染卻不降反升?專家指出,究其原因是廊坊在2017年強力實施去產能、氣代煤和電代煤工程,改燒清潔能源,全市9000多臺燃煤鍋爐全部取締。僅上述三大舉措就削減燃煤8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500多噸、粉塵1600多噸。挖掉了污染源,減少了排放,讓“人努力”與“天幫忙”實現(xiàn)了有機融合。反之,其周邊一些區(qū)域,同樣在有“天幫忙”的情況下,由于污染源仍在,大氣污染仍未根本減輕。事實證明,“天幫忙”是客體,“人努力”才是大氣污染治理成果的主體。

冬有冬的難處,夏有夏的特點。夏季晴空萬里,空氣質量不一定就好。幾年來,廊坊每逢春夏季節(jié),政府都有計劃、有組織地在城區(qū)實施VOCs排放企業(yè)限產、控車、灑水和噴霧作業(yè)。特別是在氣溫較高時,灑水、噴霧更加密集。對此,有許多市民不解:藍天白云之下,為什么還要實施限產、限車?沒有揚塵為什么還要灑水、噴霧?

然而,實踐證明,“好天”的空氣質量不一定好,主要是因為夏季高溫時段,正是VOCs和氮氧化物產生化學反應之時,二者產生復合反應后,生成的污染物叫臭氧。臭氧污染無色無味,極容易被人忽視,卻又會給人體帶來影響。治理臭氧污染,必須減排其污染產生的前體物——VOCs 和氮氧化物。因此, 在夏季高溫時段,對VOCs治理不達標企業(yè)實施錯峰限產措施,對產生氮氧化物的重卡車輛實施限制進城,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舉措。臭氧污染的形成是依托30℃以上高溫、干燥天氣,實施灑水、噴霧降溫,通過增加空氣濕度,可有效減輕臭氧污染。市民通過了解這些科學知識,對夏季“好天”空氣質量不一定就好這一情況就有了深刻了解。于是,企業(yè)支持錯峰生產、限重排車輛進城和市民理解支持灑水作業(yè),就成為常態(tài)。

近年來,通過強力攻堅治污,6種污染物中,PM2.5下降率最高。而唯一濃度不降反升的就是臭氧。特別是京津冀地區(qū),協(xié)同治理臭氧污染的任務更加艱巨。在許多城市,因為對灑水、噴霧出現(xiàn)了不同聲音,便出現(xiàn)因噎廢食縱容臭氧污染的情況,這一點實不可取。廊坊的經驗表明,大氣污染治理不能靠天、靠風,要靠真抓實干,必須依靠科學防治,源頭防控,標本兼治,持續(xù)攻堅,有效防范。要把這些常識通過強化宣傳告訴群眾,引導群眾與政府同心施治,同向而行。 (李春元) 
 
標簽: 空氣

微信掃一掃
投稿聯(lián)系:張先生 13844866317 新聞投稿咨詢QQ: 35845245
郵箱:news#ne21.com(請將#換成@)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